对祖先的祭祀,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,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,都会举家前去上墓祭扫,那么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习俗?
祭拜祖先,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历史或现实中,都有复杂而多元的意义,归纳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:
1、善尽孝道
儒家视“祖先崇拜”为“孝道”之行: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,孝之致也。”(【中庸】十九章)。祭祖的基本含意,是要后代子孙对于死去长辈尽孝,孝顺的表达除了在生前的奉养,亦包括死后的祭祀,从安葬开始,安葬之后继续祭祀,以表明子孙对长辈的敬意与孝心。因此孝德与祭祖发生联系,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理念与力量。
2、慎终追远
古者祭祖必立尸,以幼孙辈乔扮祖的形状,高坐堂上,祭的人看他如真祖宗,不敢怠慢,乃藉此令孝子观看其父事亡父之礼如何,而知子事父之道。“慎终”是对死亡的慎重态度,在死亡时谨慎处理;“追远”则是死后继续的纪念。孝道的表达从临终的安葬到死后的祭拜,对儒家或中华文化传统而言,主要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。儒家唯盼借着慎终追远,使民德归厚,而非使祖灵享“长生福禄”。
3、维护宗族
祭祖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增强族系的血脉联系,保持家庭的身份,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使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──家庭──保持完整与永久的仪式。祭祖活动间接促使后代子孙紧密团结,形成互助的宗亲,并对本家本族有更深的认同感与向心力,藉以维护宗族,让同一血脉、姓氏的人因此更团结。互助。
4、安家固邦
就治国而言,古代封建制度下,孝顺与齐家、治国是相通的,【礼记】将祭祖视为治国之本,【论语】人若能行孝道、祭祖之礼,则治国之道就好像贤明在手掌之上,认为百姓如果能确实尽孝尽礼,治国就不是难事,因此鼓励全国上下都当孝顺,使家庭、社会、国家安定巩固。
当年,毛泽东就提倡祭祖。一九三七年,抗日战争开始,日本侵略我们,当时中国战乱,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。就在这一年的清明节,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黄帝文,然后特别委派代表,去祭祀黄帝,祭奠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。前八句这样说到:“赫赫始祖,吾华肇造;胄衍祀绵,岳峨河浩;聪明睿智,光被遐荒;建此伟业,雄立东方。”
而在陕西蓝田县华胥镇孟家岩村中,有一个残存的陵冢遗址,它就是华夏始祖母华胥氏死后长眠的地方—华胥陵(俗称羲母陵),作为伏羲和女蜗的生母,她带领远古族人战天斗地,制嫁娶、教书契、正姓氏、授渔猎,开创了中华民族万世之文明,这里是中华民族祖根之所在,是一座全国唯一埋葬华胥氏的东方圣陵。
对华胥氏的祭祀活动,从明代开始绵绵不断,至民国时曾中止,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,华胥陵与华胥文化得到了许多来自全国专家学者的关注,全国许多著名学者如石兴邦、任本命、王翰章等纷纷赶赴蓝田,实地考察并呼吁保护重修华胥陵。在众多专家学者和当地政府的号召和呼吁下,2006年农历丙戌年二月二,蓝田县成功举办了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活动,多名海内外华裔参加了恭祭大典,自此每年农历二月二龙头节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一直延续至今,每年都会有上万名海内外华人精英齐聚华胥陵前,共同祭奠伟大的始祖母华胥氏。
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祭祖,清明祭祖,祭祖敬祖,手工折纸的信息吗?请留意以下网址,祭祖用品连锁加盟热线:4006072580
更多有价值的内容:
纸炁东莱官方网站 www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官方网店 store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官方相册 photo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官方博客 blog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家谱讨论 bbs.fengheshun.org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微信号:psysat
扫一扫,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