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佛教的观点来看,给已故宗亲修豪华墓地有损宗亲福德,不利于灵识的离苦超升。
孝道不是给别人看的,是心怀虔敬,充满感恩,并像先人期望的那样,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佛教不主张大吃大喝,更别说是大鱼大肉了。福报方面,种瓜得瓜种豆得豆,对先人的追缅可以给我们精神力量,但我们的一切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创造。
灵前以香花、蔬果、素食供养。花篮、花圈、挽幛应适可而止,不需要大事铺张。
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社会礼仪诉求,我们每个人生活其中,就要接受利于社会进步、利于生态和谐的规范要求。
世人看重敬神祭祖,讲究祭祀仪式,除了追思,更多是因对未知未来的恐惧,因而期待以丰厚甚至奢靡的仪式,换取先人的护佑。但实际上,这样的祭祀是否真起到作用?日前,记者专访了临济宗第四十五代衣钵传人——印顺大和尚。印顺大和尚以佛法阐释了祭祀的内涵,指出,祭祀贵在内心的慎终追远,而不在外表场面的奢靡。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社会礼仪诉求,我们生活其中,就要接受利于社会进步、利于生态和谐的规范要求。
真正的孝者,应是“继祖述志”
记者:我们应该怎样纪念逝去的先人?给先人烧纸钱、修豪华墓地,在佛教看来,是否真能获得先人的护佑呢?
印顺大和尚:中国文化一向强调慎终追远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,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,为已逝的亲人、祖先,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。
现在的人清明节祭祀时给先人烧纸房子、纸佣人,修建豪华坟墓,希望自己的祖先能在地下丰衣足食,这样的孝心能理解。俗话说心到神知,佛教认为,关键是诚心诚意,物质上是否奢华,并不重要。
民间认为佛教是针对鬼神、度逝者用的,其实,佛教教化的主要对象是人。佛教以孝顺之道为本,父母位列“四重恩、八福田”之中,故父母生前对其务必要孝顺,而不是去世后再讲究厚葬。《五分律》云:“若人百年之中,右肩担父,左肩担母,极世珍奇衣食供养,犹不能报须臾之恩。从今听诸比丘,尽心尽寿,供养父母。若不供养,得重罪也。”甚至以父母为佛法,如《骂意经》云:“佛为父,法为母。”还云:“有二活佛,在汝家中。谓父与母。”
从佛教的观点来看,给已故宗亲修豪华墓地有损宗亲福德,不利于灵识的离苦超升。应将修豪华墓地的钱财用来布施、修桥、赈济等等。
记者:有人说,隆重纪念先人是发扬传统的孝悌之举。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?真正的孝悌应该是怎样的?
印顺大和尚:有一幅著名的对联:“百善孝为先,问心不问迹,问迹贫家无孝子;万恶淫为首,问迹不问心,问心自古无贤人。”一个贫寒之家,没办法把纪念搞得那么隆重,难道就是不孝吗?当然不是。孝道不是给别人看的,是心怀虔敬,充满感恩,并像先人期望的那样,过好自己的生活。就儒家观点而论,孝者,亲在世时,衣食安养之;亲殁,棺椁安葬之。真正的孝者,应是“继祖述志”。父母在世时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赡养他们,照顾他们,让他们身心愉悦。
葬仪求简,香花蔬果素食供养
记者:某些地方,人们喜欢聘请佛教大师做一场仪式。但这种仪式似乎只是一种点缀。祭祀成为一个大聚会,往往大摆筵席,以大鱼大肉招待亲友。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丧葬或者祭祀仪式应追求简单还是隆重?在祭祀中,我们应该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?
印顺大和尚:做仪式,做法会,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追思,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事情。这个时候把亲朋请来,一起缅怀,具有心灵抚慰和净化的作用。佛教不主张大吃大喝,更别说是大鱼大肉了。福报方面,种瓜得瓜种豆得豆,对先人的追缅可以给我们精神力量,但我们的一切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创造。相反,如果不相信自己,不从自己着手改变,总是把梦想寄托在其他方面,恐怕难以心想事成。
从佛教的角度来说,边做法事超荐宗亲边大摆酒席者,只说明做子女的并未真正明白戒杀食素荐其亲的重要性。佛教的葬仪力求简单、隆重,灵前以香花、蔬果、素食供养。花篮、花圈、挽幛应适可而止,不需要大事铺张。
不文明祭祀的背后,折射出当今世人的盲目愚痴不理智的心态、功利色彩价值观。祭祀应以慎终追远为主,摆正祭祀心态,理智而为,既不盲目铺张,也不违背民俗。
孔子两千多年前在《论语》说过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祭祀祖先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思缅怀感恩已逝去的祖先,推行和延续孝道。而不是祈求先人给予福报,甚至谋求升官发财。然而今天,许多人似乎只是讲究形式,却忘记了仪式的真正目的。
我们应该一改攀比奢华的心态,提倡节俭环保的祭祀,破除一些传统的陈规陋习,回归精神上的敬祖尽孝、平心、和谐等传统的祭祀内容,摒弃形式上的张扬奢华,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实现。
文明祭祀,培土植树芟草
记者:您认为应该如何去改变目前不文明祭祀的行为?老百姓应该怎么做?
印顺大和尚: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节日,是社会凝聚力、文化凝聚力的集中反映,宣传这些节日很有必要。但更重要的是,要让社会大众理解这些节日的本意。节日上出现的问题,比如浪费、污染、火灾等,应该跟社会的整体风气和习惯有关,需要逐渐改善。
清明祭祖这一传统习俗沿袭周礼而来,其教化孝子贤孙的意义非凡,万不可失。应向文明祭祀的方向靠拢,确保不失传统真义。这里提两点建议,仅供参考:
一是公共墓区禁止香烛入山,不妨在公墓进口处设一大香炉以供祭祀者焚香,另设化纸炉以便于祭祀者焚烧纸钱锡箔等物,香炉两边可置几对蜡烛,最好有玻璃罩。个人只许三支清香,不许点蜡烛,禁止烧纸房、纸佣等祭品。祭祀者只带果品嘉馔鲜花花圈等至墓前祭祀即可。祭祀者可剪些纸钱挂墓地树上,尽量避免焚烧纸钱。
其次,古人扫墓以培土植树芟草为主。培土坟冢以植福延龄,植树墓地以福荫后人,芟除杂草以洒扫墓地。在绿化不到位的墓区,祭祀者可在墓地种些松柏梅竹。
清明祭祖是后人对先人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,是发自祭祀者内心深处的一种感恩与缅怀。贵在内心的慎终追远,而不在外表场面的奢靡。每个时代都有它的社会礼仪诉求,我们每个人生活其中,就要接受利于社会进步、利于生态和谐的规范要求。
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祭祖,清明祭祖,祭祖敬祖,手工折纸的信息吗?请留意以下网址,祭祖用品连锁加盟热线:4006072580
更多有价值的内容:
纸炁东莱官方网站 www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官方网店 store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官方相册 photo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官方博客 blog.zhiqidonglai.cn
纸炁东莱家谱讨论 bbs.fengheshun.org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微信号:psysat
扫一扫,了解更多